知乎者也 | 邱靈:一個詩人的偈語
一個詩人的偈語
——組詩《龜齡寺》啟示錄
“詩在一切藝術中流注著”(黑格爾)。她為各種藝術之間的融合尋找可能;她在抽象與具象之間轉(zhuǎn)化、跳躍;她高舉心靈的國籍,在感官的國度里,去開啟眼、耳、鼻、舌、身、意,感受真實而具體的存在,真實到?jīng)]有善惡、沒有好壞、沒有優(yōu)劣,因為在這里,感官是自由的、審美是自由的、思想也是自由的。
——題記
一
那是一座精致古樸的千年禪院。
“風鈴 不斷在屋檐下/響著/它輕輕拂動/誦經(jīng)的順序和語調(diào)似乎有點亂了”(《龜齡寺》)。
我不意揣測“風動、幡動、仁者心動”,卻仿佛聽到風鈴聲漸漸大起來,散落的光陰似乎也加快了腳步,但門前紀時的轉(zhuǎn)輪,依然緩慢而靜謐地為每一個當下注腳,木板上的書法在光影里叩響心門,土墻邊的“瑪尼堆”惹人擺弄,茶幾案頭暗藏玄機,院落臺階處處綠意,漏窗墻角點點紅星,一如小家碧玉可憐可愛,而那些用慧眼禪心寫下的慈悲,貫注的巧思與深意,又讓我感到可親與可敬。
僧人主張“六根清凈”,而這里分明像一個美與藝術的道場,取象萬物,遷想妙得,在靈性與自然的交融中,完成詩性與禪道的一次次互動與表達,我分不清,這是來自一個詩人還是僧人的言語——
“此刻 再高深的哲理/也變得空洞/一陣清風徐來/寺里的山石也開始潮了”。
我迷失在這個像戲劇一樣綺麗的詩句里,浮想著一個關于輪回中癡纏的愛情故事,人、妖、佛三界往來復返,僧愿離塵,妖想成人,卻都為“情”所困。都說人若無情枉為人,妖若有情亦如人,故事里,僧有情,妖非孽,當哲理失去意義,“寺里的山石開始潮了”,我更愿意相信這是一場明心見性,行止由心的修行。因為佛原也是凡人,也有過凡人的彷徨與掙扎。因為慈悲,才通過修為與苦思,為眾生指出救贖的道路。
一個無風的日子,風鈴響起。僧人圓寂后留下舍利;妖,仍是妖,卻有了人的愛欲悲歡,說不清是得道,還是失道,卻不啻實現(xiàn)了一個(詩)人的理想——以純潔的本性(善),回歸自然(真),以美為目標,實現(xiàn)藝術人性化,人生藝術化。
清風徐來,花自盛開,人生的美好是否也是人情的美好?
二
“陽光照在風鈴上,沒有風,也能聽到輕輕鈴響”(《龜齡寺的風鈴》),生命的律動伴著永恒的清音,在現(xiàn)世的鏡子里照出澄明的心?!皹闼氐亩U院里擺設/把心的本色呈現(xiàn)在案前壁上”,一個時光竹簍,以鐘刻象征時間,以竹簍表示時光飛逝,不起眼的搓衣板、刨子被掛于墻上,朽木如舟橫置窗前,竹篩圓盤與虬枝組合,構成海上明月的風景,農(nóng)家的大鍋蓋上題寫“蓋因有食”,直叫人當思來處……
所見所領,皆是生活。然而,我看到的不只是農(nóng)具、細沙、盆栽、繡釘,我還聞到了眼前種種或大或小“得其所適”的情態(tài)里,散發(fā)出縷縷自然的書香。
“空心菜繁衍著池塘的綠/秋天在反差中映出了天空”,借一灣水,將天光云影邀來眼下;栽一棵苗,等待春華秋實的喜悅。流連在禪意空間里,可見、可聞、可感、可觸、可悟,唯不見僧人——
“僧人 他們都躲到哪去了?/只有風鈴垂在屋檐下/只有那些干凈的石頭看見我的影”,石頭與影,是否說了什么,又看穿了什么,忽然,我覺得應該對花草樹石充滿敬畏。
三
“方丈不見去向的午后/空心菜猛地開花了/綠色的水塘邊有只青蛙/露出天真的泡眼/陽光照在上面 寂靜/充滿了整個寺院”(《又見龜齡寺》)日本人說“侘寂”,大致指的是在安靜中感受自然的未經(jīng)雕琢,感受美的原始與質(zhì)樸,哪怕凋零或殘缺,這看似素簡的外表下,何嘗不是“以靜制動、以空代滿、以殘為美”的東方古典美學與哲思呢。我愈發(fā)相信,自然是一切藝術、文化的根源,與天地同呼吸、與生命齊脈動,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表達”的負擔,也無取悅人的必要,唯其如此,它所煥發(fā)出來的生命力才特別強烈。
“風 停在風鈴上/廳堂 有過打掃的痕跡嗎/我上次坐過的那把椅子/還有余溫的感覺”。多少次,我和前輩、親人、友人來到這里。那把椅子,就靠在清爽的回廊,媽媽穿一身藍白花色的連衣裙斜坐一端,眼睛雖看向別處,卻依舊是四平八穩(wěn)的感覺。拂塵靜處、接納他人的體溫,像是這把椅子的修行,而坐在這里的人,是不是都很安詳,就連風,也靜氣凝神,停下腳步。
“方丈不知去向的午后/機器在遠處收割著稻谷/農(nóng)人在吆喝聲里/這個秋天的寺院/一下子又變得非常遙遠”。
人與人的交往常常改變命運的途轍。千年古寺外,是千年的農(nóng)耕生活,悠遠深厚的農(nóng)耕文化與漢傳佛教在自然中結下不解之緣,“農(nóng)禪并重”的精義在僧人與農(nóng)人之間,在藝術與生活之間互通聲息,彼此感召。
方丈不知去向的午后,我開始學著讀詩,簡潔明了,卻滿屏有意,也學著融入當下,向遠而行,開窗而歌……
來源:閩東日報 邱靈
編輯:淑琴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