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潘文書:五蒲新姿
癸卯仲春周末,陽光正好。攜妻女乍洋鄉(xiāng)五蒲村一行,突覺物華新姿奔眼來,很為鄉(xiāng)村振興添新景而欣然。
五蒲村是“全國勞模”鄭幫德的故鄉(xiāng)。20世紀80年代末,鄭幫德因“三災六難嚇不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獲評“全國勞?!薄6嗄昵?,時任報道組組長的胡忠欽給了鄭幫德的事跡材料,囑我寫一篇通訊,我便以其為原本,加上一些采訪,便有了《我們有個“勞模支書”——記柘榮縣五蒲村黨支部書記鄭幫德》的通訊,《閩東日報》刊登后,被收錄寧德市委文明辦主編的《山風海雨花爛漫》一書中,故而對五蒲印象深刻。
車抵五蒲,一片翠綠的竹林映入眼簾。巴掌大的村子,沿著河溪延伸的竹林還是很引人注目的。竹林里干干凈凈,雜草全無,疏而不空,密而不擠。已經(jīng)有熟人一家子在蕩秋千了。打過招呼后,也學少年狂,與妻子一同蕩起了秋千,把閑適的歡快注入午后的竹林。陽光透過竹葉罅隙,在妻女臉上、身上投下斑駁光影,仿佛歲月之手的舞蹈。除了秋千,還有蹦床、蹺蹺板、燕窩巢等童趣設施,應景著“休閑”的意境。王維《竹里館》浮現(xiàn)腦海:“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毙南耄羰敲髟乱乖儆泻嵚暸靡苍S更有韻味了。
有年輕男女在竹林里燒烤、打牌、飲茶,那是浪漫的閑暇,更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歡愉。林中用木樁彎曲排列的步道,居然喚起妻女頑皮的心性,在步道上磴踏,盡顯婀娜身姿,相互擺拍留影,“其樂融融”也就如此吧。雖然春候已久,但竹林里三三兩兩、高高低低的竹筍尚未褪去袍衣,像任性操練的頑童,迎合著妻女的歡樂??鞓菲鋵嵑苋菀撰@得的,只要走出去,隨處可拾。
毛竹林是閩東山區(qū)最普遍的“尤物”,人們往往一邊贊美它青筍嫩香的美味,一邊又要詬病它的蔭翳遮光和蚊蟲擾人。仔細想想,如果沒有了它,人們的生活也許要不便許多。在舊時,老人向它要手杖,船夫向它要竹篙,獵人向它要竹弓,村婦向它要竹籮,孩子向它要牧笛……“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睕]有這竹杖,蘇東坡的坦然也許要大打折扣了。而現(xiàn)在,建筑用它搭外架,地板商用它做竹地板,餐飲店用它做筷子、竹簽,造紙商更需要大量用到它……應時而變,因需而取,但它從不曾向人們有所索求。甚至,它努力地向世間展示魅力,而人們卻從沒有停止對它的損譽,但這又有什么呢?
于我,最欣賞的是竹子那筆直向上的姿態(tài),正直無欺品格。即使是萬木蕭瑟的秋冬,它還堅挺地守望一片正直。是啊,只要守護正直,也就不怕遭受再多的凜風霜凍。面對竹子,人們應當學會正直,學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選擇堅強,學會守護隨時隨地積極向上、堅持原則的底線,讓自己成為即使寒冬也能是最美的風景。
只要正直向上,再蔭翳的竹林也能打造亮麗的風景!
五蒲竹林緊靠溪谷,溪水清淺,溪邊也被清理干凈,可以放竹筏。溪盡頭是水潭,其實是個小水庫,水庫下便是懸崖,水沿崖而下,形成一個瀑布,把竹林與瀑布連點成景,這應該是五蒲竹林出彩的地方。
沿著竹林連接茶園菜園邊上的木棧道前行,走上幾個臺階,到了大路,隱約可見瀑布的身影,瀑布路口就在前方,有臺階可下,石階外面是鐵索欄桿。沿著石階下行,有兩個防腐木觀景臺,可盡覽瀑布的近景和全景。
站在第一個觀景臺上,瀑布好像就在眼前,伸手可觸,但有樹枝從內(nèi)壁伸出,遮擋了視線。便繼續(xù)下行到了第二個觀景臺,瀑布全身一覽無余。抬頭瀑布,它從山門一泄而出,分三級而下,那瘦小的水流從百多米的懸崖一躍而下,像若干條白布掛壁,水流遇石壁碎成浪花飛濺,如珠子跳躍,歸于底潭,水波瀲滟,漣漪層層,水聲潺潺襯托出山澗的清幽。觀景臺另一邊山澗里便是水電站機房,也是瀑布落水的盡頭,原來二十年前寫的五蒲電站就在這里。如果不是因為這水被分出發(fā)電,瀑布無疑是更壯觀的。女兒歡快地在瀑布前跳起了舞蹈,擺動各種姿勢拍照。起先叫她來時,她還不怎么愿意,現(xiàn)在卻直說不虛此行。
“孤生崖谷間,有此凌云氣”。溪峽邊山上是灌木叢林,一直連到溪峽下面的峽谷。心里想著,如果能沿著巖壁建設棧道,直通峽谷,這景觀便更有深度了。
暮色已降,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程,路邊可見以勞模為主題的人文景觀,有“勞動最光榮”的牌子十分顯眼,這就是勞模鄭幫德帶給五蒲村的無限資產(chǎn)。五蒲村能夠抓住獨特的閃光點打造景觀,無疑是睿智的。
來源:閩東日報 潘文書
編輯:劉寧芬
審核:林翠慧 林珺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