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欧美成人a,亚洲成人在线免费,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俺

首頁 理論宣講輕騎兵 理論文庫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張志洲: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11-14 11:57 來源: 宣講家網

主持人:十九大報告在談到外交方面的內容時提到: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方面的內容呢?今天的節(jié)目,我們請來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張志洲教授。您好,張教授!

張志洲: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好。

主持人: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它有著怎樣的國內國際背景?

張志洲:從國際背景來看,第一,和平發(fā)展仍然是這個時代的主題。第二,雖然和平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但是世界進入了全球化時代,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加深了,形成了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第三,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潮流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fā)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fā)展大勢不可逆轉;另一方面,世界面臨的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qū)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xù)蔓延,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zhàn)。雖然在今天,以戰(zhàn)爭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已經越來越不受歡迎,戰(zhàn)爭的合法性也備受質疑。但是從冷戰(zhàn)之后的情況來看,每隔幾年還是會發(fā)生一次局部戰(zhàn)爭。很多戰(zhàn)爭危機、戰(zhàn)爭威脅并沒有消除。在發(fā)展領域,不僅國內發(fā)展得不充分不平衡,國際社會也是如此。將幾個方面的國際背景綜合起來看,人類社會一方面充滿著希望,另一方面也充滿著挑戰(zhàn)。因此就需要我們重新樹立一個國際社會發(fā)展的共同目標。

國內背景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候,他的目標就不僅僅是為中國人民謀取幸福,還包括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今天仍然如此。第二,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進入一個新時代。進入新時代之后,我們對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繁榮會有一些新的思考。同時,中國承擔大國責任的能力和意愿也在增強。第三,過去幾十年我們強調比較多的是在物質發(fā)展領域、經濟發(fā)展領域對世界的貢獻,但是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實現越來越接近,中國也應該為世界貢獻更多的文化和思想。中國在發(fā)展起來之后,一些國際輿論對中國發(fā)展強大起來之后的國際政策、國際目標是表示擔憂的,由于對中國的不了解,所以采取了一種指責、抹黑的方式,各種各樣的中國威脅論花樣翻新,最近幾年表現為“修昔底德陷阱”論。那么,中國該如何應對國際輿論的種種負面評價?就是要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當下,向世界表明我們的基本國際政策和國際目標。所以中國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對國際社會的一種積極回應,是增信釋疑,是為團結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為一個與大家利益息息相關的共同美好目標而奮斗。

張志洲2

張志洲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主持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哪些方面的含義?

張志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含義非常豐富,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

主持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張志洲: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中國對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承諾,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途徑。和平發(fā)展的內容很多,表現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比如在政治方面,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決摒棄冷戰(zhàn)思維,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際關系新路子。在解決國際矛盾和紛爭方面,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在經濟貿易發(fā)展領域,也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fā)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在文明和文化領域,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在國防政策領域,很多國家對于中國發(fā)展壯大以后國防政策走向是有質疑的。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就是向世界宣告我們的防御性國防政策,即使發(fā)展起來也不稱霸。當然,我們也聲明,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只有這樣,我們的和平發(fā)展政策才會落到具體政策上;也只有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我們才能續(x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主持人:與西方傳統的國際關系理念相比較,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理論上有什么創(chuàng)新性?

張志洲:現有的國際關系體系基本上還是以西方理念為主導來構建的,發(fā)展到今天,越來越顯示出它的不足。首先,現有的國際關系理念就是現實主義,就是權力和利益的關系,遵循的是一種國家理性的、自私的哲學。它認為,國家與國家之間實行的是一種零和博弈。除了現實主義之外,冷戰(zhàn)之后,非常流行的一種理論就是亨廷頓提出的文明沖突論。亨廷頓認為,未來世界,國家和國家之間,文明的沖突會成為主導人類沖突的主要方式。還有一種是國際主義。雖然國際主義是中國外交以前經常提到的一種理念,是在一個特定的時代、在把世界劃分為兩大對立陣營的背景下提出來的,但是在今天仍有其合理性,只不過從今天的角度來說,是需要超越的。以上這幾個方面是現有的傳統國際關系理念。雖然這些傳統的國際理念在過去時代有其合理性,但是在今天是有明顯不足的。

那么,與這些傳統的國際關系理念相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創(chuàng)新性體現在哪里?第一,它超越了零和博弈的概念,把人類看成一個整體。第二,人類社會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深。國際合作不是一條權宜之計,而是人類繁榮發(fā)展的根本需要,所以中國在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時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第三,西方傳統理念的國際關系是以國家為單位的,是冷冰冰的權力和利益的關系,所以通常被認為是沒有人情味兒的,而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則包含著很強的人文精神和人情味兒。第四,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很重要一點就是與和平的聯系。這種和平不是西方所說的短暫的和平,而是持久的和平;不是作為手段的和平,而是作為一種根本理念的和平。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是以和為貴的一種文化精神。

主持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實踐對于中國外交贏得軟實力和話語權有什么意義?

張志洲:中國外交非常重視軟實力和話語權的提升。軟實力有幾個方面的來源:第一是制度,包括我們的國內制度,同時我們也參與了國際制度的建設;第二是外交政策;第三是文化傳統,特別是文化價值觀,一旦獲得認同,就贏得了軟實力。第四是國際話語權,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議題的引領性、概念的創(chuàng)新性、話語的融通性、論證的科學性和邏輯性等。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政策實踐的推動來看,一方面它容易被很多國家所認同、所接受,另一方面它具有一套創(chuàng)新性的理論,有一套融通中外的理論。所以我們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實踐能夠為中國外交贏得軟實力和話語權。

主持人:再好的思想和理念只有落實到具體的政策中才有價值。您能否給我們舉一些例子來說明中國外交是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

張志洲:你講得非常對。再好的理念只有落實到政策的實踐上才會有真正的價值。中國不僅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在許多政策上加以推動。這方面我可以舉一些很具體的例子。比如我們說和平是最重要的,和平是最能檢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如果中國在解決國際矛盾、國家爭端時采用了非和平的、戰(zhàn)爭威脅的手段,那么就沒有人會相信人類命運共同體了。從中國自身來說,多年以來,我們也是面臨著很多戰(zhàn)爭的壓力和威脅,比如南海問題、中印邊境沖突等。很多國家認為中國很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來發(fā)動戰(zhàn)爭,但是中國人總是非常耐心的、用和平的方式來爭取爭端的解決。

在經濟發(fā)展領域也有很多具體的例子。比如我們參與維護和推動了國際制度的建設,像APCE、G20、金磚國家會議、亞投行等,最典型就是“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一種國際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議題,帶動其他國家一起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其基本精神原則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完全吻合的。

主持人: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與中國夢、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之間的關系?

張志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邏輯起點就是中國夢。十九大報告中也非常清楚的指出,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人類命運共同體實際上就是人類共同的理想目標,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世界發(fā)展到今天,很多矛盾、很多問題是西方主導的世界所解決不了的,所以就需要一種新的方式、新的智慧去解決。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文明體系,有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智慧。而且中國文化講究中庸,講究和諧,講究仁者愛人,講究天下大同,這種獨特的智慧能夠解決全球化時代很多矛盾。再比如中國外交強調親誠惠容,這就是一種有人情味兒的智慧,而不僅僅是從利益的角度去考慮。

主持人: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定涉及大量的資源投入,中國在這方面能夠承擔資源投入的壓力嗎?

張志洲: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而是人類社會的長遠夢想,所以我們不能用簡單的人力物力投入來衡量。中國對于自己在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時能夠承受多少的投入,心中還是有數的。

第一,中國要做一個榜樣,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來贏得其他國家的認同。

第二,中國要立足于現實——中國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構建全人類的命運共同體。

第三,中國要發(fā)揮自己的獨特作用,特別是引領作用。中國要在推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發(fā)揮組織協調促進的作用,而不是包攬國際事務。

主持人:那么中國在這方面承擔的資源投入的壓力是怎么體現出來的?

張志洲:所謂資源壓力,并不能簡單地說中國把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實際上,中國夢的實現和世界夢的實現,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現相互促進的,是并行不悖的。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但是我們最大的實際仍然是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點沒有變。一方面,我們還要立足于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現實;另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與全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應對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組織和引領其他國家一起去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偟膩碚f,我們既要朝著一個長遠目標前進,又要立足于現實。

主持人:在外交方面,我們是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

張志洲:對。中國特色應該是運用中國智慧,發(fā)揮中國文化、中國智慧在外交中的“巧實力”作用,而不是簡單地僅憑人力物力的投入,要發(fā)揮理念的作用、價值觀的作用、文化精神的作用。

主持人:感謝張教授來到我們的演播室,謝謝大家。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葉朝玉

關鍵詞

共同體 人類 命運 張志洲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