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資源留給后人也是政績(聲音)
沈曉明
更希望能夠將盡可能多的土地留給后人,我們可以不給后人留下什么標志性工程,但一定要為后人留下他們建設標志性工程的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結合海南實際,將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提升經濟發(fā)展質量是政績。中央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fā)展這個根本要求。近年來,我們重點發(fā)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yè)、旅游業(yè)、互聯網、醫(yī)療健康、金融服務、海洋產業(yè)等12個產業(yè),經濟總體呈現穩(wěn)中有進、提質增效的良好態(tài)勢,同時也要看到,提升發(fā)展的質量和效益,我們還任重道遠,12個產業(yè)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還有待提高。我們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調整優(yōu)化產品、區(qū)域、租售結構,決不讓海南變成房地產加工廠。我們要突出海南優(yōu)勢和特色,超前謀劃南繁育種、深??萍?、航天科技“陸海空”產業(yè)發(fā)展。
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政績。保護好海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要有緊迫感,既要看全國排名,還要看趨勢。我們的空氣優(yōu)良率保持在99%以上,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同時,我們能不能提出PM2.5濃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的更高標準?環(huán)保等職能部門、各市縣能不能立字為據、立下軍令狀?我們要以最嚴謹的規(guī)劃、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確保海南生態(tài)環(huán)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確保今后海南的青山更綠、海水更藍、沙灘更美、陽光更燦爛、空氣更清新。
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政績。一個項目、一項政策、一條措施好不好,最終都要看百姓是否需要、是否認可、是否得益、得益多少、得益的面廣不廣。我到基層調研,村民向我反映,免費放露天電影是政府做的好事,但事實上真正看的人寥寥無幾,還不如免費增加一些手機流量。實事項目要順應民之所想所急,事先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公開征集民生實事意見,事后再問效于民,讓群眾來評價。提升人民獲得感,就要沉下心來、俯下身子,不搞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不能自己這一任轟轟烈烈搞一把,而留一筆爛賬給后任;不要把精力過多地放在拿各種牌子、稱號上。
把土地等寶貴資源留給后人也是政績。關于土地,我有三個觀點:一是要把好的土地提供給好的項目。就好比一塊毛料大布千萬別拿去只做成馬甲背心;二是要把好的土地交給好的開發(fā)商。也就是說好的衣料交給好裁縫去做;三是不能把子孫后代的土地在我們手里都用完了,要相信后人比我們更有智慧,可以讓這些土地發(fā)揮更大的效益。保護也是發(fā)展,留白也是發(fā)展,留住土地,就留住了子孫后代的“飯碗”。我們這一屆政府要給后人留下什么?一個更加美麗、更加富饒的海南,這是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應有之義,同時更希望能夠將盡可能多的土地留給后人,我們可以不給后人留下什么標志性工程,但一定要為后人留下他們建設標志性工程的空間。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近期在省政府一次全會上說
(本報記者 陳偉光整理)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