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縫紉師”:用匠心縫補時光
打孔
修復后的青花瓷。
寧德網(wǎng)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文/圖)以金為線、以金剛鉆為針,將破碎瓷器“破鏡重圓”,這是一門在我國流傳了千年的傳統(tǒng)技藝,名為“鋦瓷”。隨著歷史推演和瓷器工業(yè)化生產(chǎn)帶來的廉價化,這一傳統(tǒng)技藝逐步?jīng)]落,傳承成了問題。近年來,隨著高端瓷器及古董收藏市場的日益火熱,“鋦瓷”傳統(tǒng)技藝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5月26日,記者走進一位85后“鋦瓷”技藝傳承人王建榕的匠心世界,感受中國傳統(tǒng)技藝的獨特魅力。
我國是傳統(tǒng)瓷器大國,因瓷器堅硬耐磨同時兼具藝術審美,深受國人喜愛,但瓷器也存在易碎的弱點,如何讓破碎的瓷器重獲生機,勤勞智慧的古代匠人琢磨修補瓷器的方法,集合集體智慧發(fā)明了鋦瓷技藝,繼而便產(chǎn)生了鋦補修復瓷器這一行當。宋代黃庭堅《拙軒頌》中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和這個行當有關。
鋦瓷技藝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顧名思義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起來的技術,宋代名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里就有鋦瓷匠的身影,在民間被稱作“錮爐匠“。
鋦瓷一般分為找碴對縫、捧瓷、定位點記、打孔、鋦釘?shù)葞讉€步驟,看似簡單幾個步驟其實不簡單,每個環(huán)細節(jié)需要繡花功夫,才能完整修復一個破碎的瓷器。
找碴對縫,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按原來的造型像做拼圖似的拼接出來,用膠布固定;緊接著用棉繩將瓷器捆緊,使每個縫隙能夠更加的貼合。“這一步驟就叫捧瓷。”王建榕說。
確定縫隙粘合后,根據(jù)瓷器的紋飾結構以及張合位置和位點,以確定鋦釘數(shù)量和位置,接著就進入核心工序——打孔。
“古代匠人用金剛鉆打孔,俗話‘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就是來自于鋦瓷技藝的打孔工序。鋦瓷匠人最大的貢獻是發(fā)明了‘金剛鉆’和‘鋦釘’,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金剛鉆也就被電動牙機帶動金剛砂鉆頭所代替。”王建榕介紹。
記者看到,王建榕的工作臺上有著大大小小十幾種鉆頭,就是用于固定鋦釘鉆孔用的。打孔是最考驗功夫的一步,需要根據(jù)鋦釘大小選擇不同的鉆頭,更需要根據(jù)瓷器的薄厚來決定孔的深淺。
“打孔難度在于不能將瓷器打穿,還得讓釘子能夠吃上力,孔與孔之間必須是對稱的,且孔內部須成內大口小的梯形,因為形成一定的角度,才能將鋦釘含住。我們因借助現(xiàn)代工具,受力均勻讓打孔變得容易,古代匠人純手工打孔的難度可想而知。”王建榕說。
記者觀察,王建榕打孔時,整個人都弓著腰,眼睛死死盯著打孔位置,而每個孔在熟練情況下也要三四分鐘,目不轉睛的盯著真讓人流出眼淚來。
以白透為審美標準的德化白瓷為例,一些薄胎杯子杯壁才1毫米左右厚度,要打孔而不透,力道全靠匠人拿捏;又如柴燒器,胎薄,而且質地稀松,很容易造成二次開裂。“一次修復一只北宋的兔毫盞,只要稍不留神,就是歷史罪人啊。”王建榕打趣道。
最后一步為鋦釘。首先要制作鋦釘,材料有鐵、銅、銀、金等,主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制作,通常做成訂書釘造型,也有鏨刻成各種精美圖案的,稱之為花釘。“鋦釘?shù)捻g性和制作鋦釘?shù)乃?,也決定著鋦補器皿的使用壽命,而大小得根據(jù)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損程度來計算。”王建榕說。
中國傳統(tǒng)技藝令人贊嘆之處在于在歷史條件局限下,充分發(fā)揮智慧達到技術和藝術的雙重目的。好比榫卯結構建筑不用釘子,而鋦瓷技藝則不用一滴膠水,記者驚奇發(fā)現(xiàn),就靠鋦釘箍起來的瓷器,不僅平添了幾分韻味,更關鍵的是倒入茶水,盡然沒有漏出一滴。
本是一名攝影師的王建榕放下了時髦,選擇了堅守傳統(tǒng),他說:“瓷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非常重要的載體,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堅守,將老祖宗的匠心傳承下去,在修復瓷器中,縫補逝去的時光。”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