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愛心墻”遇尷尬:有人取衣售賣
“愛心之墻”上空無一物。
“每次經過寶龍城市廣場的‘愛心之墻’,看到墻上的衣服寥寥無幾,我就懷疑‘愛心之墻’是否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近日,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疑惑。3月13日,“愛心之墻”在寶龍城市廣場南門設立,如今,快一個月過去了,記者調查發(fā)現,到“愛心之墻”捐衣的市民并不多,甚至還有人取走衣物后賣給廢品回收站,“愛心之墻”遭遇尷尬。
掛閑置衣物給需要的人
“愛心之墻”最早出現在伊朗東北部城市馬什哈德,一名市民在一面墻上釘上掛鉤,并寫下:“如果你不需要一件衣服,請把它掛在這里;如果你需要這件衣服,就把它帶走。”“愛心之墻”的“暖流”由伊朗流向了全球,國內許多城市也相繼出現了“愛心之墻”。
3月13日,在福建省青年聯合會指導下,福建省環(huán)保志愿者協會、福建省助困公益協會、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等組織聯合在寶龍城市廣場南門設立“愛心之墻”。
寶龍城市廣場一樓東區(qū)客服中心對面還設了另一面“愛心之墻”,墻前擺著一個舊衣回收箱。負責該“愛心之墻”管理工作的福建省環(huán)保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廖美琴介紹,回收箱的設立是為了更好地接收數量較多的舊衣。這些舊衣物經過重新分揀、清洗和消毒后,將在9月和10月寄往貧困山區(qū),部分衣物將在籌備成立的慈善商店中出售,收入用于維持項目運作。
調查:“愛心”恐難獻到位
5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寶龍城市廣場南門看到,綠色愛心墻上寫著“帶走你所需要的,傳遞愛的溫情”,墻上有7排、56個掛鉤可供懸掛衣物,只掛著一個裝有一件毛衣的塑料袋。記者等了約1小時,僅有一名市民將捐贈的衣物放在墻角。
這名市民是家住碧茂新村的張女士,她告訴記者,每年換季時,舊衣物的處理問題讓她頭疼。前些天,她聽說寶龍城市廣場有一面愛心墻,就收拾了一袋衣服過來。
“來捐衣服的人雖然不多,但我覺得還是需要有人管理一下。”愛心墻對面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告訴記者,有些市民將整袋衣物放在墻角,有人來取衣物的時候隨便亂翻,并隨意丟得滿地都是。“有時候我們都看不下去,就跑過去幫忙收拾。”
店老板還透露,有的市民并不是真正需要這些舊衣,而是將衣物賣給廢品回收站。
6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愛心之墻”,墻上空無一物。
組織方:或將進駐社區(qū)
“墻上的衣物是不是流向真正需要的人的手里,我們也無法保證。”福建省助困公益協會秘書長林斌坦言,在“愛心之墻”設立之初,協會成員們自帶了舊衣物掛在墻上,第二天就全都被取走了。
廖美琴告訴記者,目前專門負責衣物回收處理的志愿者有4人,每天會有1至2名志愿者到“愛心之墻”巡視和維護。“志愿者無法24小時守候在那邊,還是要靠公眾自覺,把衣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我們希望愛心墻能成為公益捐衣常態(tài)化的一個平臺。”林斌說,去年,福建省助困公益協會將多次活動中收集的2000多袋舊衣物寄往貧困山區(qū),他希望公益捐衣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能夠借助“愛心之墻”持續(xù)下去。
林斌說,組織方正考慮與社區(qū)合作,借助社區(qū)之力讓愛心墻的運作更為規(guī)范。“將來也不排除與政府部門合作的可能,讓愛心墻得到更多市民的認可,讓愛心衣物的使用和流向更加透明化。”
有學者表示,愛心墻基于共享理念,能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但如果大面積推廣,會產生各種費用和問題。愛心墻若想獲得長遠發(fā)展,最好能夠引入基層社會組織力量。如廣州天河和番禺的愛心墻由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工作室等公益組織專人管理,維護其正常運轉,受到街坊和露宿人員的好評。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