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里的懷思
寧德網 (盧彩娛)
端陽是最多思的,追思,相思,憂思。端午是最多情的,愛國情思,家鄉(xiāng)親情,他鄉(xiāng)思情。
年年端午,今又端陽,汨羅江魂,千古絕唱。幾千年不曾忘記的膜拜,寄往西去的濤聲,遞往楚地荊臺。“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來吊汨羅。江上畫船無買處,閉門風雨讀離騷。”宋代詩人胡仲參道出了我們的思念敬仰之情。
五月初五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吃粽子、劃龍舟、倒掛艾蒲,成了幾千年來各地民眾紀念屈原的方式,同時寄寓著人們對幸福和安寧的希冀。而在壽寧,民眾是五月初四過端午,這個習俗與壽寧一場戰(zhàn)役有關,與壽寧開宗建縣有關。“千秋今節(jié)成佳話,仍過端陽第四天”,這是壽寧清代貢生柳遏春《官臺山懷古》的詩句,寫的便是壽寧縣五月初四過端午節(jié)與官臺山的淵源。
明景泰元年(1450年),福建沙縣農民起義軍鄧茂七的余部鄭懷茂(浙江括州,今麗水人),在浙江泰順羅陽村被浙江布政使孫原貞擊潰后,聚眾兩千多人,由今浙江泰順縣羅陽鎮(zhèn)經壽寧縣坑底鄉(xiāng)司前村奔入官臺山,盤踞黑風洞,與官府對抗武裝采銀,殘害百姓,壽寧民眾苦不堪言。
明景泰六年,閩浙都御使劉廣衡上書建議創(chuàng)設壽寧縣,清剿官臺山的盜窟。經批準后,劉廣衡和按察副使沈公訥等嚴密布置,打響了官臺山戰(zhàn)役。1455年的五月初四日,鄉(xiāng)民提前過完端午節(jié),然后挑選精壯鄉(xiāng)民數(shù)十人,抬豬、羊、牛、酒等,登上官臺山,以犒勞為名混入官臺山寨為內應。鄭懷茂不知是計,于當晚聚眾痛飲,直喝到初五凌晨,鄭懷茂手下個個爛醉如泥。這時按察副使沈訥率大軍,由鄉(xiāng)民劉良等十三人為向導沖上山去,與送禮的鄉(xiāng)民里應外合,內外夾攻。一時殺聲沖天,鄭懷茂及其部下猝不及防,全軍覆沒。鄭懷茂眼看大勢已去,頭戴石春臼,自個兒殺出一條血路,奔向今天大安鄉(xiāng)的倒臼洋村,被村民射殺而死。明將沈訥亦身中二箭一槍。官臺山一戰(zhàn),官民大獲全勝。與此同時,沈訥以官臺山地勢險要而偏遠,非建縣控制無以靖后,與劉廣衡一起奏請朝廷置縣。八月獲準,明政府置壽寧縣,縣治楊梅村(鰲陽鎮(zhèn)),隸屬建寧府。壽寧進入縣治時代,也開始了文明發(fā)展的歷史。五百多年來,壽寧民間便傳襲著五月初四日祭祖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以紀念征戰(zhàn)官臺山英勇殺敵的十三勇士和村民。
壽寧有句俗話:“父母盼中秋,女兒盼端午。”在壽寧,女兒出嫁后,每逢春節(jié)、中秋節(jié),女兒、女婿必給娘家送大禮,父母則在端午節(jié)給送女兒、女婿回禮粽子和魚。我出嫁后,每到端午前幾天,母親便忙起來了,從未上山砍過柴的母親居然也跟著大家,到山上砍來一種含堿的野樹,曬干后燒成灰燼,用清水浸泡,再用沉淀后的樹堿水浸泡糯米,這種被堿水浸泡過的糯米晶瑩剔透,呈淡黃色。然后,母親將煮好的赤豆碾成糊狀,加入紅糖,搓成圓形,作為粽心。母親包的粽子,扎線緊,蒸煮時間長,口感香甜嫩滑,帶著淡淡的甘雅。母親精心地做著其中的每一道工序,虔誠而專注,把對女兒的祝福都揉進甜美的粽子里了。
我是在一個住著近二十戶人的大三榴房子里長大的。每到端午,鄰里之間相互幫襯著,一家包好到另一家。那幾天,每家的爐灶都燒得旺旺的,爭相蒸煮著粽子。整個小院都縈繞著糯米、紅棗、赤豆的香味。第二天,每家主婦都會把自家的粽子送給鄰居,一送一回間,互相夸著對方的粽子,鄰里親情也熱乎起來。
記得小時候,母親會在五月初四的午時,讓我們喝點雄黃酒,還會用菖蒲?;蚩曜宇^蘸上雄黃,涂在我們的額頭、腦門和腳肚子上,據說這樣可以辟邪驅蟲。我們一個個大花臉似地,互相取笑著,直到第二天才把花臉兒洗干凈。
壽寧還有句很有意思的老話:“溪飄粽葉,棉衣棉褲箱里送。”提醒人們端午節(jié)過后真正的夏天到了,可以把棉衣洗曬后收藏起來。是的,天涼天熱,時光就這樣在紛至沓來的節(jié)氣中消失了,而再見的已然不是原來的日子了。現(xiàn)在,母親已老,再也砍不了堿樹,再也包不了粽子了,但她總要交待嫂子去買些粽子,大老遠地寄來。這樣的粽子雖然沒了母親手感的溫度,但依然帶著母親的愛、母親的情。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遙聽汨羅江潮聲,仰望這五月的天空,我想與艾蒲們一起,將敬仰放進每一粒粽子里,送與詩人,送給勇敢的十三勇士。采集五月的陽光,將思念放進每一粒粽子里,送給天下父母親。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