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景海鵬:聽憑祖國召喚的太空“老司機”
1月25日,中國航天員群體被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在受表彰的中國航天員隊伍中,有一位“三度飛天”的中國航天員,他就是被稱為太空“老司機”的景海鵬。
12名航天員代表在時代楷模發(fā)布儀式現(xiàn)場面向國旗莊嚴宣誓。前排左起:費俊龍、楊利偉、聶海勝,后排左起:王亞平、張曉光、劉旺、景海鵬、翟志剛、劉伯明、鄧清明、陳冬、劉洋。資料圖
“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次勝仗,讓浩瀚太空再次見證一名航天戰(zhàn)士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無限忠誠!”2017年,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上,景海鵬說到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次先鋒。2017年,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中央軍委部署組織“八一勛章”評選頒授,景海鵬獲得此項殊榮。
在開啟職業(yè)生涯的近20年間,他是唯一一個三次執(zhí)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且一次比一次狀態(tài)好。他曾公開談,三度飛天的感受:第一次是“激動”,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則是“享受”。
(一)
公元2016年11月9日16時,一場特殊的對話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展開。
對話的一方是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另一方則是遠在太空之上的兩名航天員。
2016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同正在天宮二號執(zhí)行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親切通話。資料圖
無數(shù)中國人激動萬分地在直播中見證了這個全過程。最先發(fā)言的宇航員尤其被人們關注,在網(wǎng)上,他被親切地稱為“老司機”。
景海鵬和陳冬通過視頻跟大家打招呼。網(wǎng)絡截圖
這是“老司機”的第三次太空旅行。人們第一次認識他的時候,他乘坐的飛船叫“神舟七號”,第二次談起他的時候,他乘坐的飛船叫“神舟九號”。第三次,他乘坐的是一艘叫“神舟十一號”的飛船。
這艘飛船在升空入軌后,用了兩天的時間去追找萬里之外的“天宮二號”空間站,在那里,飛船和空間站完成了交會對接,攜手同行30天。“老司機”在完成所有的任務后乘返回艙返回地球。
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緩沖。資料圖
也幾乎從8年前開始,人們就記住了“老司機”平靜淡定的樣子,無論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鏡頭前,哪怕是火箭點火的瞬間,他永遠都是胸有成竹、鎮(zhèn)定自若。
景海鵬、陳冬。資料圖
這種淡定也給地上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信心。
這場特殊的天地對話結(jié)束后,“老司機”又迅速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去了。有“老司機”在,這一切都會很順利的。
(二)
“老司機”名叫景海鵬,1966年的秋天,出生在山西運城楊家卓村一戶普通人家。
那時,在國際上,人類早已激情萬丈地進行太空探索。
他出生的5年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第一次進入了太空。他出生的1年前,蘇聯(lián)宇航員列昂諾夫完成了太空漫步。他出生的4年后,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腳印。
景海鵬。資料圖
而那時的他,可能像無數(shù)中國孩子一樣,只能在地面仰望著星空進行遐想。飛天夢想的種子大概就是在某一次仰望星空的時候,在他心里埋下的。
他并非命中注定就是要高飛的人,但他是靠不屈的奮斗和無限的努力來實現(xiàn)高飛夢想的人。
18歲時,第一次空軍招飛,他失之交臂。他倔強地不放棄,用了一年的時間學習鍛煉,一年后又參加招飛,以接近滿分的成績成為一名飛行員學員。
30歲時,作為全軍尖子戰(zhàn)斗機飛行員參加航天員選拔,他以近乎完美的表現(xiàn)和數(shù)據(jù)征服了各級專家,從數(shù)千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進入最后的名單。
從此,他從世界消失,安靜地在某一個角落接受殘酷而漫長的各種訓練。直到十年后的一天,神七飛天,人們才找到了他的名字——景海鵬。
(三)
“老司機”是令人放心的,當然有很多理由。
比如他對那艘飛船和那個空間站是如此熟悉。不但對那近千頁的操作手冊全部了然于胸,而且所有的儀器設備他也曾練習過成千上萬次。當然,還有那幾十項空間試驗所需要的相關知識,也盡在“老司機”掌握中。
新聞報道“神舟十一號”的情況。網(wǎng)絡截圖
又比如他的身體對太空是如此適應。普通人在太空中失去重力、大腦充血的情況下,會血壓升高、頭暈目眩,而他卻能始終保持頭腦清楚、條分縷析、不犯錯誤。何況,他能保持33天之久。
還比如他無與倫比的飛行經(jīng)歷。2008年神七升天,他是駕駛員,配合戰(zhàn)友完成了中國航天的首次太空漫步。2012年神九升天,他是指令長,帶領兩名宇航員完成了中國第一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并成為第一個走進空間站的中國航天員。
新聞報道介紹航天員飲食情況。網(wǎng)絡截圖
2016年神十一升天,一切依舊。33天里,無論你什么時候看到鏡頭下那個在遙遠太空中狹窄空間里的男人,他的工作狀態(tài)總能讓人感到安心。
當一個人精業(yè)到一定程度,他能夠像機器一樣精密可靠,這大概就是“老司機”的感覺。
不知道,“老司機”當時是否會回想起孩提時代自己仰望夜空的情景,是否會想起在軍校他第一次坐上飛機時澎湃的心情,以及是否會想起在航天員基地期間他付出過怎么樣的汗水和努力。
(四)
當初那些還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終于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50年前的中國人,還只能在地面上仰望星辰,40年前的中國還僅有錢學森等屈指可數(shù)的航天人才,30年前的中國載人航天在世人面前還是一個笑話,20年前還沒有一個中國人上過太空,10年前中國人還被孤立于國際空間站建設之外。
而今天,中國的宇航員們已經(jīng)可以在太空遨游一個月之多,他們背后是世界上最年輕、最富有朝氣的載人航天科研團隊,“天宮二號”甚至將在建成后成為人類最先進、也是唯一的宇宙空間站,世界各國的宇航員培訓開始把中文作為課程,因為未來他們再也無法離開與中國的太空合作。
而這期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或許,那位“老司機”已經(jīng)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即便自己已經(jīng)是航天英雄,已經(jīng)是少將,已經(jīng)榮譽等身,但只要夢想召喚,只要祖國需要,他依然可以無怨無悔地付出一切。
當有一個這樣的人心甘情愿地全力付出時,他一定可以改變些什么。而如果是一群人,所有人都這樣,他們一定能創(chuàng)造奇跡,無限地接近夢想。
據(jù)說,沒上天時,景海鵬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和青少年們交流航天,而這次在天上,他曾深情地給全世界朗讀過一群山區(qū)孩子充滿著對宇宙好奇的信。
沒人知道“老司機”是否還會上天,但他撒下的種子,或許卻能催動這個民族飛向新的星辰。(撰稿:進擊的熊爸爸)
責任編輯:雀鶯